联系 投稿

鄂新网

精准发力 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烦恼”

2018-08-15 15:27:38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发展潜力大、适应能力强、市场转型快等优势,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创新意愿强烈、创新活动活跃、成果转化积极,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创新立身

长期以来,在一大批科技扶持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勇于突破、矢志求新,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新生力量。面对市场环境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积极适应,自主开展技术变革与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成为对新兴市场最为敏感、创新意愿最为强烈、创新活动最为活跃、成果转化积极、最敢于冒风险的一支力量,为我国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以北方某沿海开放城市为例,该市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近900家,承担过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的占58.2%;研发投入占比达到6%以上的超过60%,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以上的达到92.62%,明显高于我国同期2.11%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半数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近11项知识产权;在成果转化上,该市62.6%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率在30%以上,79.2%的企业实现研发成果内部自行转化,远高于同期我国10%的平均转化率。

成长的烦恼不容忽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之路仍不平坦

虽然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成长壮大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现实的困境。

企业体量普遍较小。科技型中小企业年销售收入普遍低于2000万元,部分企业尚处于孵化器内或处于种子期无生产能力,加上从事技术的员工人数较少,客观上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扩展。

融资需求难以满足。科研开发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和资信程度,科技型中小企业筹措资金难度较大,即使通过科技金融等专门融资渠道,也只能解决少数企业的融资需求,而多数企业的“燃眉之急”只能望洋兴叹。仍以该沿海城市为例,该市超过8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净利润低于500万元、近4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和资信程度,筹措资金难度较大。虽然超过一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融资需求,但每年通过“科信贷”等专门融资渠道只能为不到30家企业解决银行贷款,仅可保障约7%的企业需求。

高端人才缺口较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研基础条件与大中型企业相比难以望其项背,急需的高层次研发人才和管理骨干引进困难。除了“高薪引才”,很难有优势与大企业抗衡;引才难,稳定住较成熟的研发设计队伍更难。由于薪酬、配套等因素,中小企业在关键岗位培养多年的研发人员很容易流失,在岗的大多是新手,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创新。

研发能力比较薄弱。以该市为例,该市84%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未建立正规的研发机构,部分已建立的企业研发机构,由于缺乏持续性资金投入导致运转困难;该市有200家企业投入了总计约14亿元的资金进行研发,但至今没有取得一件有效专利。企业自身研发力量薄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研发产出效率不高,创新效果大打折扣。

精准的帮扶必不可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亟待强化

创新科技项目服务方式。坚持课题来自市场与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相统一,推动市场的主导作用与企业的主体作用紧密衔接,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按照“互联网+科技服务”思路,打造服务于企业、高校、院所和创新机构等创新主体,集科技管理、科技数据、科技资源和科技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服务云平台”,更好摸清企业在日常生产、工艺改进和产品研发中的难题和技术需求,推进企业创新发展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加快“瞪羚”企业培育。“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一个地区“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信用增信、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上市培育、税收优惠等方面将获得政策支持,不论是对企业自身发展还是新旧动能转换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筛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好、具有跨越式发展潜力的企业,精准提供服务,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在科技、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方面进行倾斜,加快培育一批“瞪羚”科技型中小企业,引领提升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国人才争夺战轰然打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卷入“抢人风暴”,分别出台针对高端和相关产业的人才引进办法,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还需要专门制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办法,整合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涉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形成“组合拳”,产生“1 +1大于2”整体效应。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在同等条件下应当给予优先推荐、支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的创新人才,应当积极协助企业营造优良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好人才职称评定、奖励、住房及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人才使用方式,通过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创新型人才,推动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施展才智、作出贡献。

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融资难度大的情况,建议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方式,组建科技担保公司,由财政拿出一定资金,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参股,进而撬动银行贷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供更加有效的投融资保障。对那些未来市场前景好,但投入大、周期长、应用链条长的研发项目,企业自身投融资存在困难,可由科技、金融及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健全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风险分担机制,在充分评估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研发项目的周期或研发进度,综合运用股权、债券、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信用担保、信用保险等金融工具,分阶段供给资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作者系山东省重点软科学计划课题组成员)

相关推荐